运动粘度测定仪是用于测量流体动力粘度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制药等行业。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长期稳定运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一、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
环境检查
确保仪器放置在平稳、无振动的工作台上,避免阳光直射和强电磁干扰。
检查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是否符合仪器的使用要求,通常要求温度在15℃-30℃,相对湿度小于80%。
仪器检查
检查仪器外观是否有损坏,电源线是否完好,插头是否松动。
开启仪器,检查显示屏是否正常显示,各指示灯是否正常亮起。
清洁工作
使用柔软的布料擦拭仪器表面,去除灰尘和污渍。
检查毛细管和样品容器是否清洁,如有残留物,需用专用清洗液清洗干净,并用干燥空气吹干。
(二)样品准备
样品选择
根据测试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样品应具有代表性,无杂质和气泡。
样品处理
将样品倒入样品容器中,确保样品量充足且无气泡。如果样品中含有气泡,需静置一段时间,让气泡自然逸出。
对于高黏度样品,可在适当温度下加热,使其流动性增强,但加热温度不应超过样品的使用温度。
(三)测量过程
仪器预热
开启仪器,预热30分钟,使仪器各部件达到稳定状态。
参数设置
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测试要求,设置仪器的参数,如温度、毛细管型号等。
样品加载
将处理好的样品倒入毛细管中,确保样品充满毛细管,无气泡。
开始测量
按下“开始”按钮,仪器自动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观察仪器的运行状态,确保测量顺利进行。
数据记录
测量完成后,仪器会自动显示测量结果。记录数据,并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测量结果是否准确。
(四)测量结束
仪器关闭
测量完成后,关闭仪器,切断电源。
清洁工作
清洗毛细管和样品容器,去除残留样品,防止样品干燥后难以清洗。
使用柔软的布料擦拭仪器表面,去除灰尘和污渍。
仪器存放
将仪器存放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灰尘污染。
二、维护保养要点
(一)日常维护
清洁保养
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洗毛细管和样品容器,去除残留样品。
定期擦拭仪器表面,去除灰尘和污渍,保持仪器清洁。
检查维护
每天使用前,检查仪器的外观和各部件是否正常,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状态。
检查电源线是否完好,插头是否松动,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二)定期维护
校准维护
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一般建议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校准。
校准时,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测试,对比测量结果与标准值,如有偏差,及时调整仪器参数。
部件检查
定期检查仪器的毛细管、温度传感器等关键部件,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检查仪器的电路系统,确保电路连接正常,无松动和短路现象。
润滑保养
对仪器的机械部件进行润滑保养,确保机械部件的正常运行。一般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润滑保养。
(三)长期维护
存放环境
长期不使用时,将仪器存放在干燥、清洁、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灰尘污染。
在存放前,对仪器进行全面清洁和保养,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状态。
定期检查
即使长期不使用,也应定期检查仪器的状态,确保仪器随时可以投入使用。一般建议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查。
三、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培训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仪器的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要点,确保操作规范。
样品处理
样品应具有代表性,无杂质和气泡。对于高黏度样品,可在适当温度下加热,但加热温度不应超过样品的使用温度。
仪器校准
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校准时,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测试,对比测量结果与标准值,如有偏差,及时调整仪器参数。
清洁保养
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洗毛细管和样品容器,去除残留样品,防止样品干燥后难以清洗。
定期擦拭仪器表面,去除灰尘和污渍,保持仪器清洁。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可以确保运动粘度测定仪的长期稳定运行,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